首页 资讯 正文

“华夏东极”抚远的12名铁道养路人:皮肤晒得越黑,越说明光荣

体育正文 192 0

“华夏东极”抚远的12名铁道养路人:皮肤晒得越黑,越说明光荣

“华夏东极”抚远的12名铁道养路人:皮肤晒得越黑,越说明光荣

黑龙江省抚远市地处我国的最东端,也被称作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dìfāng)。这里冬日气温可低(kědī)至(zhì)零下30℃,夏日里气温又能攀升至30℃以上。 “冬日寒冷和夏日高温的气候特征,对铁路(tiělù)安全运行有着一定考验。”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务段前进镇线路车间抚远线路工区的工长苗韦亭如是告诉(gàosù)红星新闻(xīnwén)。 ▲工长苗韦亭正在(zhèngzài)作业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供图 抚远,被誉为“华夏(huáxià)东极”,独特的(de)(de)地理位置赋予了这里别样的意义。而前抚铁路,作为连接抚远市的唯一铁路,承载着近10万居民的出行(chūxíng)希望(xīwàng),也是中国铁路网最东端的重要通道。这条于2011年建成通车的铁路,对于抚远至关重要,不仅是出行的要道,更是运粮的生命线。 苗韦亭的工作就是带着班组其余11名(míng)工人,对前抚铁路的百公里线路进行日常(rìcháng)维修养护,确保每趟驶过的列车都能安全抵达(dǐdá)目的地,无论风霜雨雪,还是高温暴晒。也因此,苗韦亭和他的11名工友被称为(chēngwéi)“东极养路人”。 今年33岁的苗韦亭(wéitíng)是新一代铁路专业大学毕业生,土生土长的抚远人。2015年毕业后回到家乡,苗韦亭便和工友(gōngyǒu)们一同肩负起(jiānfùqǐ)前抚铁路109.496公里线路的维修和养护重任。 这份工作并不简单(jiǎndān)。夏日的三江平原,骄阳似火,给线路维修作业(zuòyè)带来了别样的挑战。除了高温,肆虐的蚊虫也成(chéng)了养路工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养路工人们的主要任务是对线路进行全面(quánmiàn)检修(jiǎnxiū),防止因(yīn)高温导致线路膨胀、扣件松动(sōngdòng)等问题。”苗韦亭表示,他和工友们每次作业都要携带众多工具设备,像内燃螺栓扳手、液压起拔道器、垫板等,再加上防蚊装备,每个人身上负重着实不轻。 “基本天一亮,我们就要扛着工具,拖着几十斤重的养路机械,顶(dǐng)着烈日,爬上四五米高的路基开始工作。”苗韦亭说。而这名30岁(suì)出头的小伙子,皮肤已经晒得黝黑。但他告诉记者:“我们晒得越(yuè)黑,那就越光荣,越能说明有(yǒu)资历,有本事。” ▲东极养路(yǎnglù)人正在作业 杨雨奇 摄 作业现场,12名东极养路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手拿道尺的工人走在(zài)前面,弯腰下尺、测量、标记;后面的职工(zhígōng)操纵内燃螺栓扳手松卸螺帽、用液压起拔(qǐbá)道器调整钢轨,更换垫板、紧固扣件…… 自2011年前抚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这12名养路工人已坚守了13个年头。他们(tāmen)最大的(de)心愿,就是确保这条“运粮生命线”的安全畅通(chàngtōng),让(ràng)更多人能乘坐火车来到这里,领略“华夏东极”的美景(měijǐng)。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保障铁路安全的使命,成为东极铁路线上最美的风景。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yángyǔqí) 编辑(biānjí) 杨珒 责编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xīnwén),报料有奖!)
“华夏东极”抚远的12名铁道养路人:皮肤晒得越黑,越说明光荣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